若花生 | 一个/家人

生死诗歌剧《第七封印》

生死诗歌剧《第七封印》

看电影《第七封印》的时候外头下着大雨,黑黑的,湿湿的。

这是一部黑白电影,一部略显沉闷,话题严肃的电影,缺乏欧洲文化背景的我,电影结束后,思绪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是诗,是歌也是剧

影片里有祥和爱情,有第三者爱情,有英雄骑士,有黑暗死神,有白日梦,有瘟疫,有闹剧,充满了诡异、神秘、虚幻的心灵情境,充满了人与神的对话、辩论、叩问甚至抗争,脑海里浮现出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在最黑暗的时候,最恐慌的时候,依然有人坚守信仰,坚守真理,坚信希望,坚信爱情,坚信生活。

影片语言极具诗性,带着启示,带着训诫,影片场景遍布歌剧的痕迹,但又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场景,于是产生了亦人间亦神界,亦真实亦虚幻,亦残酷亦浪漫的多样体验。给人既承认现实永不美满,又不甘心于堕落现实的双重人格,也许这也正是基督教义里所谓的原罪吧:人生而有罪,人的一生便是赎罪的一生。作为一名东方人,也许更能清楚看到这类教义在一个宗教信仰深厚的国度,更带有欺骗性,让众人的怜悯来维持教父的统治。在这一点上,东方哲学更加高明与豁达,尤其是老子的无为思想。

生,死和生死之间

上帝掌管着生,死神掌握着死,生死之间便是与死神的生(白)与死(神)博弈,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即需要有叩问上帝的勇气,也需要的与死神抗争的力量。天使与魔鬼也许本就是一体,就好比上帝和死神原本也是一体两面,同样的欺骗性,只是前者给予信仰者一份向上的、积极的力量,于是众人便心甘情愿相信上帝的存在,这其实与东方的唯心没什么两样。

这又回到一个基本的问题,到底人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存在,人如何才能算是真正的人,人死是怎么一回事,死后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里头有句台词振人发溃:死好过活在地狱。这句话充满了对于生与死的诘难,也显示出人的渺小,也许对于死的向往正是生的一种执著。

在世(身体和心灵同在)无非两种状态,乐在其中与生不如死,相信每个人都难逃死神的“拥抱”,于是产生了恐惧,产生了欺骗,产生了背叛,产生了荒乱(这是否由死的概念引起还需讨论),但是死真的那么可怕嘛,我尽可能的想像弥留之际的众人所想,关于眷顾,关于绝望,关于遗憾,关于痛苦,关于从容,关于无所谓。

最后,《第七封印》应该是一部小众电影,喜欢的人自然会从影片获得不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