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生 | 一个/家人

让建筑赞美生命

让建筑赞美生命

她一直不如意廉租房的生活,尽管租金不高,面积瞒大,周边环境不错,出行交通也很便利,但这一切都不属于个人,她坦诚没有“家”的感觉,无法承载对于未来生活的种种设想与寄托,刚开始,我不以为然,认定这是女人家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自由生活可以四海为家,随遇而安,而不应为房子所缚),自从《经济观察报》读到万科的连续报道,尤其是手上的这期(贾华杰《留美王石心事》2011年5月9日刊第37版、姜汝祥《万科反思系列三:建筑如何体现价值观》2011年5月9日刊第44版),我对房子的观点开始转变,极大转变。

按照姜董(姜汝祥/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的说法: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会在房子中度过,小夫妻从甜蜜青年到恩爱老年,以及儿女孕育与长大成人,都发生在这百十平米的空间,因此住宅(狭义建筑)不仅是简单的产品,而是一个家庭几个生命的承载体。王石本人游学哈佛,主修商业伦理课程,这让王石对建筑的认知更多一些人文关怀与社会属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商业与简单意义上的买卖。

这不能不让人重新回想起王石及万科的原点。近年,万科遭遇价值观的认同危机,委曲求全与渐失风范,让很多充满理想主义的老万科人开始考虑离开万科,王石曾说:到深圳的原因不是为了生存,也不是为了爱,而是为了尊重,王石缺乏尊重,其生活、能力、知识、地位得不到尊重,这是其真正创立万科的源动力,这种诉说很好印证了万科理念“让建筑赞美生命”,也很好诠释了万科理想“把万科打造成一个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的社会行为”,了解到这一点,就会明白万科的一举一动皆出自王石内心的权衡与慎重,这部分是真正的万科,不可复制的万科。

说得真好,“让建筑赞美生命”,这掷地有声的使命让我多了一份体悟,庆幸自己在选择未来人居时的正确直觉,在GM这座城选定了碧桂园(类比于万科郊区大规模、低密度世纪花城系列),偏远,宁静,甚至坐拥山城。我想,有了这片天空,生命应当更加丰富精彩,身居斗室,完全可以且应该魂驰关山,让生命融入建筑,让建筑赞美生命。

抛开俗知俗见,碧桂园已不再是“闭贵远”(不仅封闭、价格又贵,离市中心还很远),愿万科在行业老大地位继续引领,愿碧桂园更多宣扬乐观、品质的生活态度,建筑与生命同样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