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生 | 一个/家人

人书俱不老周有光

人生的长度与质感
——记人书俱不老周有光

他,今年百六岁,厚重的年轮,三十来种语文专著,厚重的学识,他就是被上帝遗忘而人书俱不老的周有光周老。

近来,我潜身这堆“学术科普”类著作,《朝闻道集》、《拾贝集》、《文化学丛谈》、《汉字与文化问题》、《人类文字浅说》、《百岁口述》,遗憾的是暂未购到《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和《百岁新稿》,这部分作品有散文集,有文字学专著,有口述传记,文字一贯的平淡浅近,文字背后的道理精准深刻,这便是文字学泰斗的文字魅力,最爱文字的我自然对这些出版物爱不释手,格外珍视,暂不论及周老卓越的学术成就,单其学人本色、学术精神足以令人钦佩。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这是周老壮心不已、老骥奋起的学士风范,从经济学到语文学的转业,得益于周老做一行爱一行,做一行专一行的治学态度,事实上兴趣与乐趣就在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培养、滋长,自学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从副业到专业,从外行到内行,少不了自觉与自学,多少实践,多少失败,多少积累才得以获得一点点突破与成果,周老终身的坚守、持续的钻研令人景仰。

“幼时天真、老来求真”。这是周老自己概括的“两头真”。生性乐观,性情温和,对人事充满热情与考究,造就了周老这个老顽童。小时无知,在世界万花筒里恣意烂漫天真,随着阅历与常识的增长,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又收获不少欢乐,这便是做学问的人最得以宽慰而为常人所不能体会的“真性情、大智慧”。

“举杯齐眉、有爱有敬”。周张恋情的圆润对于其为学也是有裨益的,周老倡导:夫妻之间不仅要有爱,更要有敬,相敬如宾而又耳濡目染是最好的夫妻关系,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坦诚,而又各自独立,自由思想,亦师亦友亦亲密无间。从周有光的自认很穷到张允和的“幸福要自己求得”,足见两人情投意合,应该说周老遇到张是周老的福,允和遇上周那也是张的缘,这一切自然、平和、顺理成章。

“四朝元老、观念常新”。不要以为我们是现代人,其实我们的保守愚昧让我们离现代化(人)差距遥远,不要以为信息时代资讯爆炸,其实我们的知识面很窄很局限,判断力、独立性极弱,周老亲历了晚清的腐朽,军阀的混乱,民国的生灭,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及新中国五十年的天翻地覆,周老游学欧美、东亚东南亚,三十年经济学经验,五十年文字学研究,从让中国现代化的至高目标人事基础性、技术性事务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历史上,很难有另一个人,尤其是资深文人能这么幸运地从这么长的时间轴来亲历体验复杂多变的时代变迁与包罗东西的人间万象。周老有着大格局的思考维度,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辛亥革命至今这一百年的历史发展趋势,周老出口不凡,高屋建瓴地指出:历史的趋势不能从一百年来看,要从三千年来看……似老非老的周有光心里跟个明镜似的,远不见现代人的狭小胸襟、短视目光和片面认知。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我将继续走进周老,不光捧读其文字学、文字史著作,寄希望能更多读懂一些周老其人,这个世间因为有周老这样的人,而值得纪录与留恋。心一下年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