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生 | 一个/家人

"国学热"的冷思考

主题:国学启发原创心灵
主讲嘉宾:刘介民(广州大学人文院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
时间:2011年11月12日(星期六)19:30—21:00
地点:高明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一月两次的高明讲坛,此次主题放在了“国学”,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也产生了我的疑惑。

“国学热”的背后隐忧

自“百家讲坛”始,无论是教育层面,还是政府层面,还是大众传媒层面“国学”都变成了一门“时尚且必须”的学问,我分析了一下其背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多元文化交流与冲撞中,外来文化的输出让国人有很重的危机感,从语言(英语、日语等)到观点(马克思主义、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等),从饮食(KFC等)到穿着(西服)都弥漫的“洋”气息,国人在自卑心与崛起心的双重作用下,掀起“国学热”不足为奇(包括在全球迅速推广的孔子学院),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穷怕了,中国经济总量的翻身,及个体暴发户的增长,中国上下出现思想真空、文化真空的现象,以至于从物质上的“穷”变成了精神上的“穷”,个人的精神追求得不到满足,也无法开展对外的文化输出与平等交流,于是“国学热”逐渐升温。我认为“国学热”背后存在的难以言喻的迷惘,也存在的不健全的人格与心理。

“国学”的定义

一般意义上的“国学”是指一个国家的固有学术,特指一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或称古典文化,讲求原典,讲求始源,我可能更钟情于自己定义的“大国学”概念:一切经世济用的学问。不取狭义“国学”概念主要是体现“学以致用”的“活国学”,事实上,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太久的尘封与束之高阁导致了文化的断层,这种失落感与断裂感对国家和个人都是致命的,今人有今人的使命与未来,今人有今人的困惑与现状,尽管国学(狭义)是我们的根,但国学本身只是一种方法论或价值观,他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温饱,中国7亿农民,国学的精髓本身就浸润在农民的点滴生活中,哲思的,技艺的,当一名纯朴农民或一名普通市民都能体味和享受到“国学”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层喜悦,那么“国学”才有意义,“国学”不是一门死的学问,不是一门静态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讲,“大国学”更能接近民众,益于民众。

“国学”的推广及其瓶颈

承接“大国学”的思路,我认为“国学”不应该沦为一群高级知识分子钻故纸堆,或发思古之幽情的玩物,事实上,目前意义上的“国学”推广可能走了一些弯路,或者说只有其形,不具其神,从蒙学诵经,到古礼祭祀,再到孔子学院,“国学”基本停留在研究领域,或者说一小部分人(教育或成功商人)的圈子里,“国学”的原典启发性,“国学”的经世转化率被较严重的忽视或减弱了,另外,大谈“国学”重要性一点意义也没有,不如来点实际的“扫盲”与“科普”工作。

那么如何加强“国学”的推广工作呢,我觉得可以有两方面的思考,首先是形式方面的,将“国学”中的人物名录、地理名录、书目名录、典故名录及学科名录(针灸、书法、戏剧、武术、宗教等)等作系统的整理工作,同时开展视觉化推广,比如更新路名,树立铜像,建立纪念馆/故居、编制歌曲(如:百家姓曲)、办学校、开课程、结合网上游戏开发、漫画形式呈现、远程视频、巡讲/巡展/巡演,让虚幻的“国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感受得了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内容方面,我觉得应该做一些“去粗取精”与“今文释读”的工作,让少部分人读原典,让大部分读优质现代版“国学”,让“国学”容易入门,可以入门,循序渐进,随着一个人的阅历的增长,学识的增进,他会有自己的选择与判断,“国学”开智的前提是“兴趣”与“低门槛”。

因此,“国学”推广重在启蒙,而瓶颈也正在启蒙,试想一个全民学习的国度,一个有着全民自觉学习意识的国家,重视自己的原典(古典)文化还在话下么。所以我觉得,推动“国学入民”核心的是培育全民学习的氛围,提供其相应的设备与动力,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国学热”背后的冷思考吧。

另附:刘介民教授的讲课实在是枯燥与无趣,我觉得是有违“国学”研究与推广身份的,从把演讲地“高明”说成“高朋”开始,全程似乎晕晕入睡、云里雾里的讲解令我大跌眼界,学识应以常识为基础,一切言行突显修养。“不在状态”的高教授应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