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生 | 一个/家人

群钗面前,你Hold得住么

原本想把《十三钗》留待冷却期再细细慢慢地看片,无奈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与名人造势中,公司率先Hold不住了,于是托公司之福,进了影院,在十二分热度中看完了这场145分钟的电影。 出影院门,有人说电影没想象中的坏,有人说比想象中的好,事实上观众表露出观众对于张导是带着期望值的,甚至是有偏爱偏见的,而观众的嘴下留情似乎也表明目前商业电影的气氛中,张导打了一个得民心的漂亮仗。我的感受是:张导对尺度的拿捏与情感的收放更加在行了。 张艺谋特色 张氏电影,从深厚的泥土气息一路转型,转型,直到《十三钗》,算是叙事当中的一次华丽转身,不过,说实话,我还是喜欢《我的父亲母亲》多一些,并且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真实、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并且不需要完整的叙事,只需要片断的拼接就可以传达较为完整与清晰的情感,也许是时代不同了,也许是观众品位不一样了,也许是商业的推波助澜中早已回不到从前了。我心想张导心理一定探求过“回归”这个母题。 张导作为摄像出身,其画面感、视觉感自有一套本能的优越,并且张导的历史感、悲悯感似乎又偏好宏大的话题,于是烙下了其叙事中“假”、“大”、“空”的弊端,我觉得这也怨不得张导,电影也可是一种情绪化、情感化的表达,为什么一定要抱守种种道义与名义,我想冤在众人愿意把张导摧上神坛,无形的,有形的。 事实上从08年北京奥运会“镀金”之后,张导成熟了,按照张导自己的话叫做“奥运会开幕式是一次妥协的艺术”,我相信他说的这句话是心底里的声音,这也是《十三钗》传递给我的讯息:张导的拿捏与收放更加自如了。 关于张导及张氏电影一直饱受争议,有争议是好的,张导在多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视觉优势,多大程度听取反对者的声音之间不断调整平衡,这是一种走钢丝的精神境遇,这也是张导的幸与不幸。 《十三钗》特色 《十三钗》的成功至少有一半归于小说原作者兼参与编剧严歌苓,尊重电影的一个好办法就上让我们的编剧受到尊重与爱戴,平心而论,我没读过严的小说与文字,但我相信一部成功的影片一定会有一个成功的,或者较成功的编剧及剧本在。 “画面唯美”、“感情细腻”等突出的张氏电影风格在《十三钗》中展露无遗,而张导惯用的女性视角、宏大主题、历史背景、中国元素也揉和得不错。战争除了残酷,其实也有温情,历史除了大白真相,也有善意的谎言,商女除了知亡国恨,其实也知亡国耻。张导把战争拍出了颜色,这是极高明的一点,因为重大的历史事件,残酷的历史事实面前是不容许过多矫情、泛情的,也一改战争的黑灰色调,这是特定背景下,张氏特长的极致发挥,以至有人说,南京的题材之后不要再拍成电影了,纪录片就好。 十四钗的细腻化处理,是电影的一大特色,若在和平盛世年代,秦淮明月也就一风流风韵的代名词,而南京屠城背景下,秦淮艺女变得有了特定的意义,为了国家,她们选择捐,为了学生(自己的过往),她们不得不卖,女人、小孩都不得不参与战斗,足见战争的可恨,日本野蛮的可恨,想想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要有一天有那么一次“东京大屠杀”,幸许日本会有所反思吧。 电影中的元素选择也很有代表性,在《英雄》中,张导选择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书法、中国京剧、中国武术(尤其是剑术)、中国禅悟、中国棋奕等等,每一项都宏大且博大,但揉在一起反倒没了主题,只剩下空洞的中国哲学。《十三钗》中选取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定元素,放大了一个地方特色的大事件,江南元素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秦淮人家、吴侬软语、地方曲艺足够让人细数、回味,以至于有人对影片中的音乐乐此不疲,有人对影片中的方言考据来考据去,隐隐约约又传递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观点。 影子及其它 在我看过为数不多的影片中,《十三钗》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艺妓回忆录》、《理发师》、《集结号》、《入殓师》、《传教士》等相关电影,所以《十三钗》是一部融和了众多影像的综合体,我愿意在往后的时间的重看这部电影,也许是2年后,也许是5年后,随着我的历史知识的长进,文化认知的提升,应该会有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影片现场,自始至终泪花在眼眶打转转,群钗面前,整个身心Hold得紧紧的,但没有一颗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