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生 | 一个/家人

高明三洲碧桂路“人工水浸”事件的反省

高明水浸之困: 要么水浸,要么被水浸。可不可以不水浸,至少不“人工水浸”。

落雨大,水浸街。天公不作美,连续的强降雨让人对高明的水浸有不得不说的万千理由。沧江路的水浸,原因大家都清楚,至少政府有维护自身形象,积极采取人工疏导的方式,多少减缓了水浸压力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但经历过三洲碧桂路“人工水浸”事件之后,你会慢慢地从一个斯文的人变得有点儿想暴粗,要么水浸,要么被水浸的高明呀,让我拿什么来爱你? 碧桂路厂房附近以及三期入口遇雨水浸,我体验过,坦白说不是滋味,但近来,厂房区块碧桂路,雨后常见有人扫水的行为,让我大为感动,多么珍贵与可敬的行动呀,其实只需要一点点公德心,一点点举手之劳。相反,碧桂园三期入口路段却在天晴时分,水浸不止,道路两旁还用沙袋堆砌,致使此路段反常的天天水浸,至今已经三天,明显的人为痕迹,让人不得不探究背景的原由。 事情原委基本是这样的。因碧桂园三期施工过程中,村民反应有影响到周边池塘养殖,索赔未果,故出此下策,睹牢碧桂路排水管道,并在路侧用沙袋加高路台围水,直接导致碧桂路的通行受阻,行人得捋裤管,自行车、摩托车基本不能过,而拒朋友反应甚至有私家车直接熄火在路面,为高明公共空间以及整个城市形象严重抹黑。 三洲碧桂路“人工水浸”如此恶劣的社会公共事件,高明上下应该好好反省。 第一应该反省的是政府。事件发生在碧桂路这一公共空间语境,意味着这已是一件公共事件,不仅仅是村民与碧桂园的简单纠纷,已经扩大到社会治安的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破坏。事件已经发生三天,这三天当中,“人工水浸”一直没有解决,政府没有相关部门,相应人员出来澄清与调解,政府的不作为或者说行动的迟缓,让人对政府产生怀疑,政府在该强力介入的时候却没有声音,为何?无论对错,政府应先解决碧桂路的通行问题,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局面。政府的威信与形象极大遭到自己的破坏,政府不再是讲体面,有尊严的政府,一到水浸,大家一块欢呼雀跃,幸灾乐祸,歇斯底里,极尽调侃讽刺,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第二应该反省的是村民。村民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无可厚非,无论维权多么艰难,都不应该采取非理性与破坏性的做法,村民作为碧桂路“人工水浸”的当事人,已经沦为了刁民与暴民,也体现了村民的无知与短视。用这种极端的、不合理(甚至是违法)的方式对抗,简直就是愚蠢。很不希望看到与村民的过节,尤其不愿意伤害村民的感情,因为村民们毕竟是弱势群体(甚至我都不忍投诉池塘水泵影响到社区晚上睡眠,以及碧桂路一路因村民养禽而带来的恶臭,都是为了生存与生活),但村民们做出来的事件却强势得很,伤我们的感情不浅,争取自己的权利总不能牺牲到其它人的利益与公共的利益。“人工水浸”事件,村民最应该值得好好反省。 第三应该反省的是碧桂园。偌大一个碧桂园社区在处理与周边环境与配套设施时,自然复杂不易,在与物管的接触中,也能体会到物管在努力处理周边关系,但总觉得无力或欠缺点什么。无论事件对错,至少碧桂园是“人工水浸”事件起因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对碧桂园的优质形象形成了不良影响,碧桂园如果能更积极主动,拉拢政府、村民,三方一块坐下来好好谈,是对是错,是赔是不赔,都应该公正、公开来处理,碧桂园管理层、公关部、发言人都应该对事件有预测,把隐患与冲突消弥在萌芽之中。《高明新闻》中,碧桂园物管至少有电话接受采访,多少让人欣慰,比政府的不作为,与村民的乱作为有效,而碧桂园居民的积极联系物管、电视台、报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应该反省的是媒体。我看了佛山电视台高明分台《高明新闻》的报道(据说《小强热线》也报道了,没有亲历),媒体在事件的处理上比较初浅,报道不深入,只平铺直述了一下路面积水的现状,只谈到水浸对车辆、行人造成的出行不便,并没有挖掘出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也没有采访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出来谈事,没有有力促进事务的平息与提供有效解决路径,监督与影响力,明显不给力,其表现与看客路人甲,与打酱油的路人乙没什么两样。一个“只有第三只眼,没有第三只手”的强大推动力的媒体是不值得尊敬的。 三洲碧桂路“人工水浸”突显了很多城市与社会管理问题,也暗含了很多改善的方法与教训。城市转型与发展进程中,各式各类问题都会呈现,冲突、矛盾与弊端也会逐一浮现。始终相信一点的是:只要敢于面对问题,正视问题的根源,就一定有得要领的办法,理性、建设性的解决好。高明明天依然美好! 跟进:笔者次日(2012年5月31日)凌晨7点左右行走碧桂路时发现:碧桂路碧桂园三期入口路段,两侧沙袋已挪开口子泄水,路面积水明显减少,仅路面两侧留有少量积水,车辆、行人畅行已无恙,但前几日路侧沙袋筑造的“工事”依稀可见。 跟进2:笔者次日(2012年5月31日)下午3:00点左右行走碧桂路时发现:碧桂路碧桂园三期入口路段,两侧沙袋重新堵上,路面积水重新阻塞交通,过往极为不便,拒传有车辆熄火在积水中。 跟进3:笔者次日(2012年5月31日)晚上22:00左右,在公安的协助下,水袋重新挪开,积水迅速泄出,路面重新通畅,但村民与公安在碧桂路现场的僵持与冷峙,让人心忧,问题根源并没有最终解决。 跟进4:笔者次日(2012年6月1日)晚上19:10左右,荷城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副局长黎曙光通过《高明新闻》给到沟通与处理意见:先修复环山沟,然后跟进周边河涌清淤。后期,环山沟建设,河涌治理,以及是否存在赔偿问题,值得关注。 跟进5:笔者2012年6月3日中午12:00左右,图片纪录有碧桂路环山沟与周边河涌的清理建设,事情正在良性有效推进。更多信息与跟进请登录高明论坛**《高明三洲碧桂路“人工水浸”事件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