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生 | 一个/家人

大学:师生•问题•展望

大学:师生•问题•展望

从上星期便开始期待今天浙江图书馆的这场讲座,嘉宾是陈丹青与熊丙奇,主题是:“大学:师生•问题•展望”,要点摘录如下:

熊丙奇教授:
1、大学生没有话语权;大学生话语不知向谁说;大学生有话不知如何说,构成了当今大学生没有思想的三大表现。
2、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学校的“行政化”,政府与学校、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的职责和关系一片混乱,突显出中国教育制度的千疮百孔,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塌糊涂。
3、整个教育呈现出:“想过了就做过了,做过了就做好了”的怪现状。
4、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沦为老师的“打工仔”。

陈丹青先生:
1、自寓自己是只乌鸦,一只哇哇叫的乌鸦,尽管看起来有点像企鹅。
2、对辞职之后新身份的定义“自由职业画家”的调侃,称清华大学一职未解聘前,现在是有职业没自由,到明年合同解除之后,自己将是有自由没职业。
3、师生关系被严重扭曲,甚至根本不存在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没有了,师生仅存利害与权利关系。
4、对“份内之事”不能做之苦恼。
5、对“为人民服务”做主语鉴定,人民是为人民自己服务,他不需要别人来服务他,就是“自治”。
6、教学就像放羊,彼此谁也认不得谁。
7、学生在校毫无地位:唯一的权利是交学费,唯一的义务就是考试。

8、有一个悖论是:谁都在抱怨这个体制,谁都离不开这个体制。

关键词:
底线、恶性循环、教育制度、利益格局、关系

互动:
Q:丹青先生:我是一名从艺或者说是爱艺的刚刚踏上社会工作岗位的“不入流者”(我不知道这样定义自己准不准确),十几的被教育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反思教育。问题我们都很清楚,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请谈谈教育的改变好吗? 若花生http://rooufer.blogspot.com
A:丹青:不要去改变,你付不起这个代价,对教育我基本上是持绝望的态度,但我对出人才不绝望,因此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改变的不是教育,是自己,与自己斗争,战胜自己,做到自强。
A:丙奇:不管环境、教育如何,做好自己才是真正的改变。

启示录:
1、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2、各种指标的意义在哪里?
3、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责人问己。